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资管职业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资管职业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互联网金融资管新政风向标,金融行业是否面临大洗牌?
【别了,野鸡资管!】
一、背景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则对非持牌的机构(主要是P2P网贷平台,也包括第三方理财公司),借助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明确要求。请注意,此文件的发文日期同样是3月28日。
二、意义
非持牌机构依托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隐蔽性更强。如果不对非持牌机构进行约束,允许它们继续非法违规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乱象将得不到根治。所以在规范传统金融机构的同时,必须对非持牌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这也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坚持“两手抓”方针,即一手抓正规金融机构,一手抓非持牌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空白点,进而减少监管套利,降低风险隐患。
三、影响
这次文件要求较高(存量业务6月底之前清零),措施严格(都搬出刑法了,没有开玩笑),从发行和销售(包括“引流”)两个方面进行整治,这也体现了“金融监管要长牙齿”的严监管、强监管精神,将有利于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事实上,2016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工作实施方案》,就已经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此次文件,是对之前要求的重申和深化,相关机构应该立即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整改。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互联网金融不是藏污纳垢之所!
网贷平台备案上演生死时速之际,又一个炸雷来了!互联网清理整顿工作小组正式发布2018年29号文件,沿着去年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的核心精神,将互联网资管业务纳入监管、要求持牌经营,并在6月底前完成验收。
传统意义的资产管理业务,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面向特定的用户群体募集资金,在用户群体、投资金额和宣传渠道上都要一定限制。
但五年前,中国的草根金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巨大便利,开始了一段前无古人的网络资管狂欢。三四个人,五六条枪,就可以正大光明在网上开卖资管产品。一波又一波野蛮生长之后,各类金融乱象,滋生蔓延,非法集资、恶意***、庞氏***、薅羊毛、职业老赖……各种***套路,颠覆你的道德底线。
大乱必有大治。29号措辞更加严厉:1)必须验收备案成功,有牌照,才可以展开相关业务; 2)未经许可的互联网资管计划需要立即停止,存量业务6月底之前必须清零; 3)不清零,有可能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承担刑事责任。
未来的互联网资管,只能是持牌机构资管产品的在线渠道,并且渠道提供方同样需要持牌。
虽然29号文针对互联网资管,但P2P又挨一刀。文件指出: 对于网贷机构将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剥离、分立为不同实体的,应当将分立后的实体视为原网贷机构的组成部分,一并进行验收,承接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的实体未将存量业务压缩至零前,不得对相关网贷机构予以备案登记。
什么意思? 在前两年网贷行业接受合规整改的时候,一些公司通过把资管业务和网贷业务拆分、分属于不同公司主体的方式实现合规化。
肯定受影响,但是害群之马一定要清理,比如之前的众筹,很多众筹项目被很多大众认可,很多人都投了,一个项目动则上百万,之后基本不见水花。钱基本打水漂了。对金融风险理解不足的大众是一大伤害,而很大一部分资金是进入了金融行业。当资管新政出来后。这一部分众筹项目基本停止不发。对金融行业的创收是一大硬伤。所以影响是非常大的。
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是什么?
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在于使产品增值的能力。客户之所以将钱托付给管理机构,是希望机构能够为资产增值。增值能力来自于研究和风控,可靠有效的研究,加上优秀的风控策略,可以确保顾客资金的安全又能增值,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将重心放在研究与风控,做好这两点,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才能长期发展壮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以基于互联网的获客平台或入口、智能投顾、大数据为基础的客户画像三个方面为主。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可持续挖掘其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如利用金融科技低成本和无边界的特点,将客户群体扩大至未受金融[_a***_]覆盖的人群,扩大客户基础。
资产及财富管理是典型的轻资产金融服务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激烈且业务模式创新速度快,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更注重获得直接的业务价值,合作方式灵活。在当前的监管趋势下,资产和财务管理行业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满足风控合规、信息透明披露等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一至三年,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会更加关注智能投顾,并且持续扩大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文/张立钧;来源/普华永道《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资管职业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资管职业发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