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职场指南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献良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20年越来越严重的农村耕地抛荒如何破解?

2020年越来越严重的农村耕地抛荒如何破解?

第一:发挥集体优势,兴办适合地方的特色、适销对路的农业,让农民有钱赚,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第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流转,让土地从零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第三:鼓励兴办新型的农场,让农民工不离开农村不离开土地就能上班上岗,就能获得与进城务工的收入和相应的保险保障,给农民吃不定心丸,给农业打下强心剂。第四:让农民成为职业而非弱势群体的代名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留住人,才能让农民的职业后继有人。第五:对于土地流转,肯定也有漫天要价的“***”,他们既不种也不转,就像城市里的空置房一样,长期撂荒,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撂荒田给予征收闲置费,确保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的顺利进行。以上仅是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前几天在我们老家外出办事,发现路边有一大块地,长满了野草。原来,这是别人家里的承包地,由于没有租出去,家里又没有劳动力,就不管了,啥也不种,全长草了。这种抛荒现象,在我们老家这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边粮食产量不低,一般都自己种地或者租给别人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在其他很多地方,粮食亩产低,种庄稼不划算,又没有人愿意租,土地抛荒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前几年有关部门就做过统计,估算出每年土地抛荒面积达3000万亩。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了,而是相当触目惊心了。

现在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从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到五六十岁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的,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一般都是带孩子的妇女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这就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因而出现无人种地的情况。有人戏称,现在常年生活在农村的都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农业劳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力活,缺乏劳动力,农活干不动,导致抛荒现象增加。

现在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灌溉、排涝等设施完备。但在大多数地区,农民种地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农田水利等最基本的设施依然缺乏。“靠天吃饭”,只有全年风调雨顺才有好收成,一旦遇到干旱、洪涝,庄稼就会减产甚至绝收,进一步打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了村里的长辈,有个老人这样说:抛慌耕地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粮食价格低,农民种地不挣钱。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都是次要的。

农民种地跟打工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挣钱养家。但是,由于粮食价格长期稳定,比如小麦好几年了都是每斤1.15元左右,玉米、水稻的价格也没有多大涨幅,这就导致农民想要依靠种地来挣钱,越来越难。因为粮食产量增加有限,而价格变化不大,但投入的成本,比如化肥、***、农药、机耕机播、机器收割等等,却是在不断上涨的。因此,如果除去成本,每亩地带来的收入,可能打工一天就挣到了。

在老家这每亩小麦能收1000斤左右,每斤1.15元,能卖1150元,这是比较理想的了。但每亩地要投入的化肥等成本,加一起能达到七八百元,一亩地赚三四百就不错了。而打工的话,一天挣二三百的大有人在,三四百的也有。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农村抛荒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就是种地不挣钱。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土地抛荒。至于说怎么解决,可以从提高粮食价格或者增加农民补贴上入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良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bw.com/post/6707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