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赋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赋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实施方案?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的实施方案主要是指通过产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这一方案的目标是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1. 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培育遴选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动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出台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2. 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双向奔赴”“学生即学徒”“学徒即学生”“一技多能”等方式,推动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和学校优势互补,实现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政策文件制定、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投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这些措施旨在激励和扶持产教融合型企业、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供有力支持。
职业教育怎样进一步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产业人,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
当前职业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当前传统的职业教育学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职业大学正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另外,大量普通本科高校也在积极提升自身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要想进一步为产业领域服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与产业领域结合。职业教育一定要深入到产业领域中,只有与产业领域进行深度整合,才能进一步为产业领域的发展赋能。职业教育与产业领域的结合有很多种方式,比如与产业领域共同办学就是不错的方式之一,这样也能促进更多的行业***走进职业教育领域。目前一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开始独立开展自身的职业教育,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职业教育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模上,更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意味着低学历教育,随着职业大学的诞生,未来职业教育的学历水平也会得到提升,这对于提升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也有比较积极的意义,也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选择职业教育。
第三: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往往是人才需求趋势的大方向,所以职业教育不仅要与行业发展同步,更要注重行业发展趋势对于未来人才需求趋势的影响,以便于提早做好布局,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比较重要的。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_a***_]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职业教育怎样进一步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悟空信任,请我回答。
我们中国🇨🇳职业教育,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培训,完备的构建了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说到这,我们应该分开来讨论和研究职业教育,究竟怎么办才可能进一步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我个人是搞教育的,在民办大学做教学副院长,以前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会员。职业培训,职业高中,职业技校和职业中专学校,应当抓住区域经济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工业制造二O二五,智能时代来临,和服务业***展主题,有重点有特色办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把握育才目标,抓住教育先导性引领作用,为国家为企业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例如制造业,长江经济带的电子工业家电工业,需要培养技术成熟的技工和工匠。农村振兴工程,需要农业技师,农商电商物流及服务业技师技术骨干。中等职业教育当融入社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社会需求中,并注意职业技能专业要起先导性引领性作用。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以国家企业社会急需的大国工匠和工艺师高级技师为主导,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中的高端制造大工匠和技师,人工智能,机械人,互联网+以及工艺师,服务业培训师,企业技术工艺骨干技师,高铁行业电网行业造船行业烟酒糖茶纺织印染行业等高级技师等。在5G通讯,智能制造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更当先导引领构建新专业研究新工艺新技能,成立高职院校研发机构,高度融合领先企业,共同办学并为国家企业培养急需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是中国🇨🇳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应用型工匠人才的培育基地。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大国工匠承载时代重任。国家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向高端制造业高端中端合理布局的中国🇨🇳大国强国制造业迈进,大国工匠是重要主力军!
同样,中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是工匠技师的摇篮!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拼搏发展。一心一意做好职业教育,满足国家企业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需求,是每个职业教育人应尽的历史责任义务!
以上意见供参考。谢谢读者!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打开上升通道,高考为什么让人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上大学是个人上升通道的门槛,跨过这个门槛才能打开上升通道。职业教育要想吸引人也必须打开上升通道,就是开放工人到高级技工到高级技师到高级工程师这样的上升通道。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打开上升通道,高考为什么让人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上大学是个人上升通道的门槛,跨过这个门槛才能打开上升通道。职业教育要想吸引人也必须打开上升通道,就是开放工人到高级技工到高级技师到高级工程师这样的上升通道。
教育产业该如何赋能?
现在教育产业比较广了,我就说说其中的职业教育这块吧。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学历及非学历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提供就业所需的知识及技能培训,但不会授予学位或学历证书,而学历职业教育会在完成教育後授予学生学历证书。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考试培训。学历职业教育包括职业中专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受众更加广泛,年龄从15岁至45岁,跨度达30岁,为非学历职业教育提供商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及市场机会。
据数据估计,2017年,国内教育市场规模约为1.15万亿元,自2013年以来保持了9.95%的复合年增长率。其中学历教育阶段的在校学习支出约为5171亿元,占比44.98%;各种课外辅导、职业培训、语言教育、留学教育和基于兴趣的各类付费学习等支出(在本文中统称为“教育培训”)约为6325亿元,占比55%左右,自2013年以来保持了14.39%的复合年增长率。
从2017年个人培训支出结构来看,职业培训、基础教育培训(主要由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辅导班构成)和语言培训占据前三甲,占***别为32.2%、22.7%和21.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为6016亿元,2017年增至7681亿元,2013年至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3%,且预计于2022年将达到10623亿元,2017年至2022年(预测)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7%。2017年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及学历职业教育市场分别为40.3%及59.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附能是一个新鲜的互联网名词,我的理解是:一个组织或行业自身没有内生性的变革或成长动力时,引入外部力量在更高的纬度激活自身新的增长点或活力。
比如一个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就在社区里面卖面条,能服务的就是社区里的这部分人,自身成长基本已经没有可能。这时候若果他加入了美团或者饿了吗,他就被附能了,他的市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座城。这个附能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教育产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制内的义务教育,一部分是社会化的教育。义务教育的附能不是我能讨论的,我只能就社会化的教育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教育产业化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
第一、资本附能。社会化教育是少见的稳收益且市场规模巨大的产业。在各种投资机遇越来越少,投资风险越来越不可预期的情况下,资本进入教育产业已经大势所趋。资本的进入会快速的把教育产业做大、会用市场的力量规范化教育产业、会极大降低准入门槛、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化教育的好处。
第二、网络附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可以拥有比以前翻几十倍几百倍的学生,网络函授、录制教育视频、远距离点对点辅导等等,看看李永乐考试就知道,三尺讲台已经不是必须,熟练运用网络更加重要。学生也一样,各大付费和免费的知识平台多如牛毛,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便捷和廉价。这对于教育产业的发展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AI附能。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条件的千差万别都可以经由人工智能得以解决,AI可以把教育变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面对海量的学习***,AI可以帮你甄别你感兴趣的、高价值的、你可能有用的知识,这会加速全民学习的进程,同时也会让教育产业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化。
也不是教育行业的人,说的只是自己的推测,不作数,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赋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赋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