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任正非的职业发展经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任正非的职业发展经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任正非的职业生涯特点?
从读大学时的刻苦勤奋,到入伍时的不争不抢,再到创业后的聚焦发展坚持己见任正非就是典型的阿甘,没人知道他这辈子是否能成功,但是最关键的一点——他受尽非议,却毫不动摇,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不去计较的努力,直到成功!
任正非故事?
任正非,男,汉族,***党员,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祖籍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
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1***4年应征入伍成为基建工程兵,参与辽阳化纤总厂工程建设任务,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1***8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成为***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任华为公司总裁。
1988年,华为诞生在某间民宅之中,那年,任正非44岁,处于中年危机的他,前不久刚刚经历过失业和离婚,且身负200万巨额债务,来不及伤感便匆匆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艰难的创业期中,任正非和员工住在破旧的厂房中,“床垫文化”即诞生在这个阶段,那时候的华为,不管是员工还是领导,所有人都吃住在厂房,工作太累了就睡一会,醒了继续干。
据说直到今天,任正非的办公室依然保留一张简陋的小床,这是自创业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逆境之下,越挫越勇,在华为的创业史中,这样的画面比比皆是。
任正非的精神思想和工作方法?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理性而充满自信的言论,无疑有着稳定人心、维护企业平稳运转的积极作用。
从更大的意义讲,任正非以一位中国企业家的身份,身体力行地传播着现代企业精神,重申了一些人容易遗忘的常识,为中国企业面对外部压力如何保持定力树立了榜样。
任正非创业成功的秘诀分析?
任正非是我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成功的秘诀是:
1.渺小自我,创立华为时,他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一粒尘埃。
2.利出一孔,力出一孔。任正非指出,“力出一孔”是华为长期坚持的战略原则。
3.自我批判。这是我近几年体悟最深的一个思想工具。“坚持自我批判”也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4.自我激励。信心是很重要的,做事如果没有信心,那事情就很难成功。
大家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技术研发是一件艰苦的差事,尤其是在投入巨大的通信领域。在80、90年代,做交换机代理是赚快钱的生意,任正非却看到的是20年后的场景,他说过:“未来全球通信市场三分天下,华为要居其一。”
事实上,当时包括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相信他的这个“狂言”,大家都是在“干一份工作,赚一份收入”,只有他在思考华为应该怎么走。通信市场的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从铜电缆到光纤,从交换机到手机,从[_a***_]中心到云端市场,从地面通信到卫星通信,每一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玩家。
但是三十年过去了,一直坚持走下去的玩家却只有寥寥几家,而且活下来的玩家都获得充足的回报,这就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坚持研发的时间红利。长期聚焦在一个领域中,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例如5G核心专利数量,仅仅华为公司一个公司的专利数量就超过了美国所有公司的核心专利总和。
任正非拥有极强的危机感,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鼓舞别人向前奔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泼冷水、唱反调”,让公司从狂热或者迷茫中走出来。当2000年前后销售业绩猛增的时候,全公司上下充满了迷之狂热,任正非抛出了《华为的冬天》,让员工清醒了解华为所处的危机和竞争环境。
当国内市场一片大好的时候,任正非却让销售们重新上岗,并开始进军海外。在2002年前后因为CDMA、小灵通而丢掉很多市场时,公司内部有很多迷茫的情绪,他则多次内部发文,要求打赢华为的“上甘岭战役”,提倡“薇甘菊精神”,要求大家做“扁鹊的大哥”等,充分鼓舞士气。
3、学习他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作为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现在在华为的股份仅仅0.8%,即使如此,他依然是华为的精神领袖,因为他带领大家将通信市场做大到目前的极致,让中国的科技企业走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同时,他设计了内部的分蛋糕机制:
当员工持股达到公司的99.2%时,这个公司的活力就彻底被激发出来了,这么高的员工持股比例,目前没有一个企业家有魄力能做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任正非的职业发展经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任正非的职业发展经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